时间:2019-04-20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宋代诗人高翥的诗写出了过去人们清明祭扫的场景和对已逝亲人的哀思。 时代变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不再拘于祭扫仪式本身,祭扫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不少人选择用鲜花代替烧纸钱,用黄丝带寄托哀思。一束鲜花、一句寄语,表达的是无尽的思念,彰显的是文明祭祀新风。 年轻一代推崇新兴环保祭祀 前天,导报记者在不少墓园周边走访看到,有店家在摊位上摆出琳琅满目鲜花,甚至还有插花造型,不少前往祭扫的市民纷纷购买。“烧纸钱、放鞭炮易引发火灾、污染环境,倒不如一束鲜花低碳环保。”购买了两束鲜花的市民杨先生告诉导报记者,他正要去墓地祭拜。他认为,清明节祭拜亲人主要是寄托哀思,不见得非要烧纸钱。 与杨先生有同样想法的厦门市民不少。导报记者走访发现,传统的祭祀用品销售遇冷,年轻一代更推崇新兴环保的祭祀方式。一家销售祭祀用品门店的老板朱先生告诉导报记者,今年的祭祀用品款式多样,但销量大不如前。“买这些东西的年轻人不多。生意不太好,越来越少人烧这些了,买的人也就是买一点,意思一下。” 许多市民表示,祭拜先人不必拘泥于形式,只要自己诚心追思,就已经达到了祭祀的意义。 一束鲜花一张心愿卡寄哀思 昨天,走进薛岭山陵园,一排排鲜花台依花圃高高低低有序排列,一束束鲜花、一捧捧花束,红的、黄的、紫的、白的排列在鲜花台上,姹紫嫣红,娇嫩欲滴。 来来往往祭扫的市民都不自觉地停下脚步驻足欣赏,不时有家属把祭扫完的鲜花摆放在鲜花台上,有的静静凝思一番,然后取来配备的签字笔在心愿卡上或者寄语墙上写下对亲人的思念。 一位小女孩写好思念卡,便民服务区的志愿者帮忙将心愿卡背面粘上双面胶,随后踮着脚尖将思念卡贴在了寄语墙上。“爸爸愿你在天堂安好。”一位女士来到寄语墙前面,将手中的鲜花摆在台上,随后把写有寄语的贴纸粘贴在寄语墙上,并深深地鞠了躬。“爸妈,好想你们,你们在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我会坚强活下去,保佑我吧!”“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愿在天堂一切都好!思念”“你过得还好吗?我最亲爱的朋友!”鲜花台上安装着一面面思念寄语墙,一束鲜花、一缕清香、一份思念,大家用鲜花祭先祖,文字表思念。导报记者注意到,这样一种向“另一个世界”的亲人寄托哀思、传递思念的平台颇受年轻人欢迎,“圈粉”了不少市民。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来,鲜花祭祀的人群明显增多,鲜花量也逐年递增,薛岭山陵园借助陵园墓地的绿化带和水池栏杆,搭起了鲜花台,让鲜花集中摆放。这不仅美化环境,也能向市民传达一种文明环保祭扫的理念。市民群众将心中的思念通过文字的方式传达,让祭祖敬祖的情感在这个清明以一种现代文明的方式得到体现,获得共鸣。 厦门多个陵园今年都增设了分类垃圾桶,工作人员呼吁市民在祭扫完毕后应该将祭品和垃圾带走,避免留在墓区滋生蚊蝇,破坏环境。 越来越多人认可“生态葬” 在国家民政部的大力引导下,“生态葬”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具体包含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 在亲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逝者的骨灰伴随着花瓣缓缓撒入海中……为积极践行绿色、生态殡葬理念,从2008年开始,厦门市举行全市性的集中骨灰撒海活动。 据了解,厦门集中骨灰撒海活动,从最初的31例到去年243例,10年的时间增长了7.5倍,越来越多的市民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选择滔滔银浪、碧海扬波寄情思。工作人员表示,为满足广大市民朋友需求,在保证服务质量和确保活动安全前提下,从2018年开始,每年上下半年各举办一期全市性的骨灰集中撒海活动。常年受理骨灰撒海服务报名。今年的骨灰集中撒海活动将在5月和10月各举办一次。 为确保骨灰撒海服务质量和活动安全,每期的骨灰撒海活动,限160例骨灰撒海。将继续为户口为厦门本市户籍的亡故居民或《安放证》、《安葬证》上的持证人为本市户籍的实行骨灰撒海费用免除。 从今年开始,薛岭山陵园推出了生态花坛葬服务。花坛里群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花坛葬是一种环保、节约土地资源的骨灰安葬方式,让逝者眠于花中,融于芳土,归于自然,是生命最美好的延续。 据了解,薛岭山陵园生态花坛葬可循环使用,采用“无碑深埋”的方式:骨灰粉末化处理后深埋花坛内,不留灰、不留名、不立碑,回归自然,除去基础建设用地,可达到“零占地”,实现真正的环保节地。薛岭山陵园业务大厅已开放办理报名业务。 制作“骨灰钻石”把思念“戴”身上 2007年1月28日,台湾地区艺人许玮伦车祸去世后,家人为了纪念她,取出部分骨灰送往美国,制成了4只金黄色的“骨灰钻石”戒指,每颗造价将近新台币50万元。许爸爸表示,希望透过钻石不断闪耀的光束,用另一种方式怀念女儿,彼此相互陪伴,留住女儿的梦想,让永恒不灭的爱,依然留在身边。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一名成人的骨灰重量在500克至1000克之间,如果想要制作1克拉的钻石,大约需要500克的骨灰。“随着技术的不断改革,现在最少需要100克骨灰便可以制成“20分”的钻石,骨灰不够的时候我们建议可以加入一些毛发来保证碳元素的需求量。”市场上一家高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 目前该公司已经支持在线下单,获取骨灰后,工作人员会将骨灰样本按照下单时自动生成的编号密封好,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杜绝弄混样本的可能性。实验室培养出的骨灰钻石与地球原生开采的钻石并无二异,导报记者浏览了几家提供骨灰钻石服务的公司发现,大多可以提供权威机构的鉴定书。 骨灰通过高科技手段制作成钻石,你会接受吗?导报记者就此开展了微调查,20名受访市民中,只有三位认同这种做法,其他市民仍倾向于传统祭奠方式。“价格太贵了,比买一个墓位还要贵!”市民张先生认为,这种祭奠方式很环保,但价格并不亲民,而且实施起来周期太长了,万一有个闪失,还是不放心。“70后”的韦先生则表示,外公外婆的双人墓位已经选好,家人都比较传统,不管价格再低都不会考虑这种方式。能够认同骨灰制作钻石的多是“80后”,他们觉得,只要价格便宜些,还是会考虑,但不会随时带在身上,会将它好好放在家里,想念亲人时,便会拿出来看看。 导报记者 朱黄 叶晓菲/文 陈巧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