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6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距离2020年仅剩下3个工作日,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公募基金的年度排名战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不仅是基金经理、公募基金公司,各大大小小的媒体、基金评价机构,更有不少的投资者,等在等着排名榜单出炉,大有“排名靠前了,赚钱就稳了”的架势。 为何人类会热衷于排名?排名框架内的人,会因为排名靠前而获得名与利;排名框架外的人,因为从众心理,认为“多数人认可的,可能更正确的”,继而会因为排名而作出“优劣高下”判断! 今天,富二在继《用了10年的选基金方法要变了!》之后,想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业绩排名真的有助于基金投资吗?”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哲思,是因为市场上往往对当下业绩排名靠前的产品趋之若鹜。 举个栗子,某基金今年业绩居前,基金经理再发产品时,一度出现1日认购超百亿的情况,不少客官对基金经理能力认知,往往是根据排名来作“优劣”判断。 在投资中,TOP10基金往往是客官们最关注。 按照常规的思路,业绩排名居前,即绩优基金,肯定要买,买入了之后,肯定会涨! 客官们想必也常常见到这样一句话——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那么,业绩排名真的就意味着后续业绩也很好吗?业绩排名到底有没有参考价值? 但每年年末,能登上前十榜单的产品,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伴随随处可见的榜单,总是会引起客官们的注意。那么那些曾经如此光鲜靓丽的TOP10基金,又是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表现的更好呢? 近期,上海证券作了一项研究,其研究报告却给出了让人意外的答案: 结论: 当我们撇开能力评价,仅参照历史业绩时,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方面,短期评价所带来的投资结果总是最差的。 上海证券以2015年至2019年三季度末为考察期间,分别以短、中、长期业绩考核标准作为三种优选基金的策略。在每个报告期根据不同的策略分别选择当期业绩排名前15%的产品和业绩排名前10的产品,统计了这些产品在被纳入组合后的累计表现。此外,该项研究也以同样的组合构建方式,将五星基金作为另一种基金优选方式,统计了同期的累计收益。 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图1——图2、不同类型排名前10基金与排名前15%基金业绩对比 综合上述图可以发现: ? 短期优选策略下,主动股混基金的前10产品尚略好于前15%产品组。 ??中期优选策略下,排名前10产品组表现均不如前15%产品组。即在绩优基金中,只选排名前十的产品反而降低了投资收益。 ? 长期优选策略下,主动股票基金方面,排名前十的产品组与排名前15%产品组取得的收益相当。但在主动混合基金中,排名前10产品累计收益比排名前15%产品组低很多。在短中长期的产品分组中,以季度为期限的短期绩优产品组的累计业绩总是最差的。 ? 而当我们仅聚焦在历史业绩前十的产品时,很多时候投资的表现只会更糟糕。 行文至此,客官们可能也发现了这样一个道理,业绩排名本身没有错,如果投资者把它当作评价基金产品高下优劣的唯一标准,却是不靠谱的。 可以确定的是,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但产品在过往运作中体现出来的管理能力是具有可持续性的。根据上述研究报告,主动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方面,同样截取前15%的基金,基于能力评价优选的五星基金在后续业绩表现上全方位优于业绩优选基金;此外,对于主动投资混合基金,高星级基金的高业绩击中优势不明显,但其低业绩击中率较绩优基金要更低,即风险控制效果更好。 注:在研报具体的实证部分,上海证券引入了前40%业绩击中率的概念。前40%击中率是指被考察基金作为一个整体持有一定期限后业绩表现居于同类前40%的概率。上海证券以五星基金评级前15%的标准,在每个报告期分别取了短、中、长期基金历史业绩排在同类前15%的产品。对他们之后的前40%业绩击中率进行了跟踪比较。 事实上,除了业绩排名,客官同时也可以综合业绩排名与基金星级评价作为综合判断依据。客官们挑选基金时,要看淡历史业绩尤其是短期历史业绩排名,需要看重的业绩的源动力——即基金的管理能力,它包括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回看《富国的常青树,除了“少”帅,还有“天”将》,从中找到判断基金产品管理能力的几个维度,学会更立体地看待基金排名。 2020年选基金,客官们不妨多多重视基金的长期管理能力,远离短期评价,才能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投资结果。 最后,上海证券将富二家的几只产品评选为“上海证券三年综合能力五星级基金”(2019年三季度末),它们分别是富国天盛(000634)、富国新收益 (001345)、富国天盈(161015)、富国新动力(001508)、富国企业债(000139 )、富国信用债(000191)、富国稳健增强(000107)。 “五星级基金”数据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列为被选为综合评级五星级基金的次数/参与评级期数不含最近一年单一持有人高于50%或平均规模小于5千万的产品 |